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APP开发 > 谈谈竞价(SEM)心得,看看就行了,别都信 正文

谈谈竞价(SEM)心得,看看就行了,别都信

时间:2024-05-04 15:36:22 来源:网络整理 编辑:APP开发

核心提示

个人觉得如果把竞价广告投放的工作技能做个比例划分,大概三成是技术,七成是投资。第一条建议,想做好竞价,先把自己当投资人怎么搭建账户、怎么加减关键词、写广告创意,这些操作层面的东西,看几天资料,上手操作

个人觉得如果把竞价广告投放的谈谈工作技能做个比例划分,大概三成是心信技术,七成是看行投资。

第一条建议,别都想做好竞价,谈谈先把自己当投资人

谈谈竞价(SEM)心得,看看就行了,别都信

怎么搭建账户、心信怎么加减关键词、看行写广告创意,别都这些操作层面的谈谈东西,看几天资料,心信上手操作几次基本都能会。看行

谈谈竞价(SEM)心得,看看就行了,别都信

这是别都那三成技术。

剩下的谈谈,是心信解决怎么搭建账户、怎么调整价格、看行加什么关键词,删什么关键词等等这些告诉你为啥要这么做的理由。

这些东西,更多的是一种投资行为。竞价没啥神秘的,说白了就是花钱买流量,区别在于,同样是手里握着十块钱,谁买的流量质量更好,谁在这个投资过程中就赚了。

所以说,第一条建议,就是不要在技术上花费太多时间。如果是新手,熟悉一下基本的账户操作就可以了,没有必要把账户的每一个功能都研究明白再去投广告。

随着后面用到什么功能,随时去找、或者问问客服怎么设置,就可以了。

第二条建议,是怎么看待投放这种行为。

对竞价来说,最怕的不是花了钱没有效果,是压根不敢花钱。比如你每天的预算大概五百块钱,早上刚打开广告,几乎十几分钟就消耗了两百多。

按这个速度,你的日预算肯定是没办法支撑一天的。这时候很多胆子小的人就马上全线下调出价,甚至把广告关掉不敢再开了。

再有就是新账户搭建好了之后,不敢给出价,每次都是一分一分的挤牙膏往上加,生怕一下花掉太多钱浪费。

这是最忌讳的事情,竞价广告起效果,最简单的逻辑就是在流量基数下乘以一个相对稳定的转化率,得到的就是转化量。

啥意思呢,比如你这个行业转化一个用户的转化率大概是3%,也就是说,做你这个行业投放竞价,大概都是需要有一百个左右的点击,才会有三个左右的转化。

其中这个3%是相对恒定的,对新账户来说,你暂时可以不用考虑它。把它提升到4%,那不是现在要做的事情。

在这个公式下,想拿到这三个转化的大前提,就是你要有一百个点击。

连最基础的点击量都不够,去谈转化,那都是扯淡。

所以问题就来了,你会发现一百个点击中的九十七个,都没有给你带来转化,那这九十七个点击你说他是无效点击吗?

不是,他是有效的。他是构成转化的数据基础,虽然这个理念不太好理解,但是就是这样。不要觉得前面被点了五十几次还没有一个转化就不敢投放了,那样永远都投放不出来什么东西。

畏手畏脚,会把自己陷入到不断的调整价格、调整关键词的死循环里面。你的账户永远没有办法利用算法去自我成长,账户投放一年也还是新户。

对于新户来说,搭建好基础账户之后,完全可以给一个相对中等偏下的日预算,放在哪里让他跑三五天看看。

观察一下数据情况,有没有曝光、有没有点击、有没有转化。你的钱都花在了哪里,那些地方是不应该花钱的但是花了?

看清楚基础情况之后,再集中整理问题,集中改一次账户,然后再观察,再优化。这个优化的过程,是每次微调,调整越来越小,直到后面账户几乎可以自己运行,不需要过多的人工干预,账户也就成熟了。

第三条建议,有多大饭量吃多少饭,不是自己的流量别要

看过非常多传统行业的投放账户,是谁做的就不讲了,只说问题。

一些人会习惯性的把竞价账户做的体系非常完善,按照不同的词性去分推广计划和单元。

这么做,不能说不好,这是个挺好的习惯。但是对大多数的传统行业来说,这么做账户,最后都是一地鸡毛。

这种做账户的习惯一般是从投放大户那边继承下来的,比如医疗、教育、金融等等,那些行业是需要这么做账户的。

但是对传统行业来说,一天预算就几百块甚至一两百,把账户做这么大,是怕钱太多花不完吗??

把账户做的极大,造成的最直接的后果就是你根本不敢给某一个计划或者词更高的价格去抢流量。

一旦给高了,剩下的词几乎就分不到预算。而且能在这么大体量的账户下做好维护,这就不是新手能做好的事。

个人建议对日预算在500上下的企业来说,账户关键词总量控制在300-400个左右,实际重点推广的关键词可能只在一百个左右。

账户效果好不好,不是看关键词多少的。找到最符合自己预算、行业的词,然后重点优化、推广,就完全可以了。

一直去拓展新的关键词,把账户搞成大杂烩,没有主次之分,会让你的账户维护难度越来越大,而且钱不知道花在哪里。

账户动不动就几千个关键词,每个关键词被点一遍,钱都不够,重点的词别人搜的时候根本没预算,这种跑账户的思路十分扯淡。

第四条建议,投放不是一个独立工作,要协同!

没有转化、转化效果不好的时候不要光揪着投放的人不放!!!

投放这个东西,是有上限的。

一个新的账户开始投放,转化的均价可能是一百块钱一个,经过不断的优化,到后面转化单价变成七十块钱一个。

再去优化,你会发现提升的空间已经很小了。

这就是到了优化的上限,每一个行业都有这个上限。比如你这个行业转化单价的均质大概就是八十块钱一个,那大家的区别是做的好的可能能做到七十块或者七十五块左右一个,做的差的,大概是八十五或者九十五块钱一个。

就算账户优化的再精细,也做不到三十块一个,因为你这个价格已经不讲道理了。这是一个微妙的动态平衡,不管是从哪个角度看,都不可能低于行业转化均值太多。

也就是说,账户优化到后面已经到了上限了,这个时候,转化还不好,就不要再盯着投放的人让他提升效果了。

多去看看销售同学是怎么聊询盘的,销售的转化率是不是合格。

见过太多销售不珍惜询盘的,觉得能成交的、觉得可能是大单子的就用心聊,觉得意向不那么强的或者需求量小的就爱答不理。

这不是扯淡是什么?

广告投放过程中,投放的人只占这个过程的40%左右,剩下的都是销售的责任。把销售转化率提升一个点,你会发现整个的投入产出比都会高的吓人。

第五条建议,怎么看待投放中的无效点击行为

首先,对无效点击的界定是这次点击的用户和你的行业之间没有明显联系或者是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触发了广告。

如果用户有一定的直接需求或者间接需求但是点击之后没有留下联系方式,这不叫无效点击。

对于无效点击造成的原因,这个很多。比如你是做物流的,你的关键词和页面都明明白白的写了你是做物流的,但是还是有个人用户点击进来问你我在淘宝买的东西为啥还不发货。

这个情况虽然从正常人的角度不太好理解,但是这个情况它就是存在的。

既然存在,就要接受。这种情况一般是把这个花费直接计算在转化成本里面,算是一种固定的消耗。

另一种情况是同行的恶意点击,虽然竞价平台有防恶意点击的算法,但是这东西还是没办法从根源上杜绝。

这个只要不是十分严重,同样可以接受。

说起这个,对跨省投放的广告,某几个省份的同仁似乎特别排斥外地商家,很喜欢搞这种小动作,略显下作了些。

再有其他的预算消耗情况,猜测很多,但是没有直接根据的不好讲,也不好去做有罪推断,没啥意义。

以上

不是什么教程,顶多算经验风险。竞价投放各家有各家的难处,但是这个广告形式目前还算是有效。

当个参考看看就好了。